/「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走进西柏坡

来源:今日江山    作者:del_user_4407     时间:2011-07-27 08:46:02    「我要投稿

  西柏坡,河北省平山县这个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村落,因党中央、中央军委及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从陕北转战至此而闻名于世,因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而为世人瞩目。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有幸走进西柏坡,目睹太行山麓这个小山村的风采,接受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

  据介绍,现在的西柏坡村,是因建造水库需要迁址重建的。但那“中共中央旧址”土坯房中的一梁一木、一砖一瓦,都是从原址搬来,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原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的旧居,都是一间间普通的平房,室内十分简陋,条件极为艰苦。室内一张张照片和一件件实物,都是他们在西柏坡岁月里俭朴生活的写照。凝视良久,不禁感慨万分。在新中国黎明曙光即将到来之际,革命领袖们身体力行,继续保持和发扬着长征路上、延安时期那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怎能不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呢!

  西柏坡,被周恩来总理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军委作战室自然是红色之旅的重点。走进作战室,令人惊叹不已。三张桌子,两张地图,一部电话,面积如此之小,设备如此简单,甚至连经常在地图上圈圈点点的铅笔,还是从战场上缴获的。然而,就是在这极其简陋的地方,毛主席和党中央运筹帷幄,部署和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打败了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精锐部队,加快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进程。当年的作战室里,一道道战斗命令从这里发出,一份份胜利捷报从各地传来。伫足此地,我仿佛听到了辽沈、平津、淮海战役隆隆的炮声;仿佛看到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战斗情景;仿佛见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场面!小小作战室啊,你见证过辉煌的历史,给未来留下了红色的记忆,你那不平凡的经历将永载史册。

  走进西柏坡,人们络绎不绝地奔往当年中央机关的一间大伙房,瞻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遗址。那是1949年3月5日,从全国各解放区和各战场风尘仆仆赶来的代表,满怀胜利的喜悦走进会场,心中充满了对新中国的憧憬。这一天,毛主席特地换上了新衣服,他在报告中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并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保持原貌的会址里,聆听讲解员的介绍,重温领袖的谆谆教诲,犹如一股春风拂面而来。面对“工作重心转移”和实现“两个转变”的新任务,毛主席吹响了新的号角,描绘了新的蓝图;在夺取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经受执政的考验,会不会被“糖衣炮弹”击败?他老人家又警钟长鸣,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今天,我们国家已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但重读“两个务必”,仍然意味深长,振聋发聩!

  西柏坡纪念馆前,矗立着中共中央五大书记的群像雕塑,栩栩如生。仰望人民领袖的塑像,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高尚风范和革命业绩萦绕脑际。在西柏坡的许多趣闻轶事中,毛主席教农民插秧的事一直传为美谈。那是1948年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毛主席到村外散步,途中与一位在稻田劳动的农民攀谈起来。当听说西柏坡好年景能打两石稻谷时,毛主席说:“我家乡也种稻子,一亩地能打七、八百斤。我们那里不直接播种,而是先育秧后插秧,这样种出的稻子产量高,你明年不妨一试”。进京之后,日理万机的毛主席仍惦记着西柏坡种稻的事,直至1958年6月,还特嘱有关部门给西柏坡写信,让他们到水稻高产的河北涿县去学习。

  如今的西柏坡,风光秀丽,魅力无穷。村前的西柏坡湖,碧波荡漾,山水潋滟;村后的西柏坡岭,松涛阵阵,翠柏满坡。农业依靠科技指导夺丰收,养殖业和加工业异军突起创效益,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身临其境,品读领袖与人民心心相印的故事,联想起毛主席率领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的“进京赶考”,由衷感叹:只有时刻记挂百姓冷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才能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这是历史的昭示!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郑小林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