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毛泽东祖先的故事(氏前祖)之二 后稷好种兴农耕

来源:今日江山    作者:del_user_4409     时间:2011-02-25 09:01:55    「我要投稿

  姜嫄是有邰部落的著名人物。她美丽、聪明、能干,知百草,识百谷,是有邰氏采集粮草的难得人才,深受人们尊敬。她爱她的儿子弃,把弃看作心肝宝贝,精心培养,很重视在实践中教育弃。每次外出采食,她总是背着弃;弃会走路后,她就搀着弃。她经常手把手地教弃儿,指导他采摘野菜,辨认菽粟。这样,弃幼年就学会采摘食物,非常喜欢做这类积粮的事,辨识菽粟的本领超过一般的成年人。

  十岁的那天,雨过天晴,春光宜人。弃遵照母亲的吩咐,抓了几把菽籽,唱着歌,把菽籽抛洒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几天后,地里零零星星地长出翠嫩的菽芽儿。弃很奇怪,天天看它们,不让小伙伴拔掉。菽芽儿变成菽苗,菽苗长到齐腰高,开花了。弃格外高兴,经常邀请小伙伴打水来浇。渐渐地,花儿变成了荚儿,荚儿由青色变成黄色。母亲告诉弃:“菽熟了”。弃邀小伙伴来摘菽,收获很多,颗粒很大。弃把果实分给伙伴们,并且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种的菽比天生的长得好。”

  第二年春天,弃种树种麻又种菽。母亲开导他:“刨块地种菽。”弃便叫来小伙伴,拿起石斧、石刀、石铲,化了几天时间,刨出一块地,种上了菽。一个月不到,树苗成活了,麻与菽生长良好。特别是那块地,经过拔草、松土、浇水,菽叶乌油油的,长势喜人。弃和伙伴们的劳作引起大人们的普遍关注。收获时,那块地上的菽产量特别高。弃把果实分给各家各户。姜嫄则希望大家都来种菽。又到了春天,弃刨地播种。有邰人家家户户跟着干。人们仿造弃的做法:刨地、除草、松土、播种。姜嫄又叫弃:“试着种粟”。弃挑选了一块地,种上了粟。天公作美,风调雨顺,菽、粟大丰收。粮食归仓后,人们欢天喜地。庆祝会上,人们把弃抬起来,一次又一次地抛向天空。

  接着,有邰人种麻种菽种粟,兴起了农业生产。而且,弃试种什么,他们就推广什么,很快形成规模。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有邰人有粮食了,精神格外爽。其他部落的人们非常羡慕他们,特别钦佩和敬仰年纪轻轻的弃。

  消息传到尧帝那里,尧帝很高兴。他亲自来考察,亲自召见弃,亲自推举弃当农师。姜嫄很高兴,更支持。她嘱咐弃:“以农为根,立志兴农。”母亲的话,说出了弃的雄心壮志。弃与大禹同时赴任。大禹继承父业,定九州,治理洪水。弃领导一百二十多个部落的人种百菽,播百谷,大兴农业。而且,弃与大禹一样,不负众望。当年,菽谷丰收,天下人饱尝实惠。尧帝“禅让”,舜帝继位。为了表彰弃兴农利民的功绩,舜帝封弃为“后稷”。这个“后”,即帝后、皇后的后,地位尊贵。“稷”即社稷的稷,百谷之长,帝王奉祀称谷神。“后稷”是我国最早最大的农官名。舜帝又赐给弃姓“姬”,叫姬弃,与黄帝同姓。从此,子孙也姓姬,也与黄帝同姓。由此可见,舜帝对弃器重至极。当然,这反映了弃的功劳之大,不亚于大禹治水呀!

  从此以后,中华民族把“以农为根”与“立志兴农”视作信条和职业,几千年不变。后稷弃,这位中华毛氏的氏前鼻祖,史书尊称为“农神”。炎黄子孙缅怀后稷弃。至今,山西稷山县保存有后稷庙,陕西武功县有后稷弃的“教稼台”,岐山县尚有后稷殿和姜嫄的“圣母殿”,游客春秋不断,香火常年不息。后稷好种兴农耕的业绩永世长存,千古流芳。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隋盈盈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