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清漾毛氏缘何来到须江?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del_user_4409     时间:2011-02-25 08:48:27    「我要投稿

  东晋毛璩,为江南毛氏始祖毛宝之孙,战死后因功追封“归乡公”。《清漾毛氏族谱》有载:“璩以义熙初平桓玄有功,封‘归乡公’,食邑于信安。……璩死于蜀、归葬信安”。人们不禁要问,毛璩“封归乡公”,为什么会“食邑在信安”?既“死于蜀”,又为什么会“归葬信安”?

  毛璩,字叔琏,毛宝之孙、毛穆之第三子;江南毛氏三世祖、三衢毛氏尊其为迁三衢始祖。

  毛穆之共有六子(谱载八子):珍、球、璩、璠、瑾、瑗,六人都是东晋的将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毛璩。毛璩才智过人,未满20岁,即任参军。因屡建战功,东晋安帝下诏表彰其功绩,并升毛璩为征西将军,加封散骑常侍,都督益、梁、秦、凉、宁五州军事,行使宜都、宁蜀太守职权。

  安帝义熙元年(405)二月,蜀军叛乱,杀害毛璩及璩弟毛瑗并在蜀之子侄,凡在四川的毛氏族人此时也都基本遇害。

  安帝义熙中,朝廷追议讨伐桓玄的功劳,有朝臣专为毛璩兄弟被害一事,上疏朝廷,请求表彰和抚恤。廷论毛璩军功,追封毛璩为“归乡公”,食邑千五百户;因毛璩已亡,其“归乡公”之爵,就由其子毛弘之承嗣。

  “归乡公”,是朝廷“论璩伐桓玄功”而封赐给毛璩及其后人的爵位。

  爵位,是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受爵后通常可得到食邑或相当数量的财富,有些爵位可以世袭。

  据《晋书》记载,以毛宝为首的毛氏将官集团,随晋王室南迁过江,并为稳定建立在江南的东晋王朝出了大力,建有奇功。毛宝因“征苏峻有功”,封“州陵县开国侯”、征虏将军,食邑千六百户。

  毛宝战死后,其子毛穆之继承父业,袭爵“州陵侯”,封宁州刺史、扬威将军,督理宁州诸军事。后又因功封益州刺史、领建平太守、“建安侯”,右将军加冠军将军。

  穆之之子、毛宝之孙毛璩,弱冠即随父驰骋沙场,继承祖、父遗业。受命偏师,初授建威将军、益州刺史,寻进征西将军,加散骑常侍,都督益、梁、秦、凉、宁五州军事,行宜都、宁蜀太守。后兵叛蒙难,为国捐躯,追封为“归乡公”,食邑千五百户。

  史载,“自宝至璩三叶,拥旄开国者四人”,时人称为“将帅之家”。

  毛宝生前即封“州陵县开国侯、食邑千六百户”,其封邑在州陵县(今属湖北)。

  毛宝战死后,其长子毛穆之袭爵“州陵侯”,他在州陵县,应该也有食邑千六百户;然而,升平初穆之又徙封为“建安侯”,其封邑也就改在建安郡(今属福建)了。穆之卒后,“建安侯”爵,为其长子毛珍嗣。从《清漾毛氏族谱》载穆之长子毛珍后迁柘阳(今福建浦城,古属建安郡)定居、毛璩四子歆之后迁建安(属建安郡)定居来看,毛穆之的封邑确实是在建安郡。

  毛璩封“归乡公”,照惯例,其封邑也应在“归乡”。

  “归乡”是如某些人所说的“回乡”吗?不是!“归乡”是一个县的县名。那么,“归乡”在哪里?

  《宋书?州郡志》载:“归乡,故属秭归(汉旧县),吴分。按《太康地志》云,秭归有归乡,故夔子国,楚灭之。”也就是说,毛璩一千五百户的封邑之地,应该在“归乡县”(今属湖北)。

  毛璩其“追封归乡公,千五百户”,虽见于史载,然“食邑于信安”却不是史载,而是仅见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毛渐始纂的《清漾毛氏族谱》中的记载。

  毛璩为什么贻封“归乡公”、反而“食邑”于信安?我们要搞清这个问题,可以从东晋的爵封制度上一探究竟。

  原先封爵都有一定食邑,受爵者可以在自己的食邑中收取一定的租调,以获得相当的经济利益。后来食邑变成了一种虚名,只有在爵位前加所谓“食实封”若干户,才能享有相应的封户租税,或从国家领得一定封赐。这就出现了爵封制度上由“实封制”向“虚封制”过渡的时期。到了东晋,旨在酬赏军功的封爵,基本上都变为虚封制度,不具有“衣食租税”的经济内容。

  东晋由于长年战乱,刺史、太守多带将军称号,权重者更有“使持节都督某州或某某数州军事”等头衔,在实行封爵制度的同时也实行世袭领兵制,这一制度已经给予带兵将领不小的经济利益,即让一部分士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将领发展私人经济的劳动力,因而东晋朝廷没有余力、也似乎没有太大的必要、再给以军将为主的封侯“衣食租税”的优遇了。

  另外,永嘉乱后,西晋灭亡,中原士族及其部曲和大批流民相率移居江南。于是,东晋王朝先后在南方划出一些特定的区域安置这些人,受爵者可寄食他县,收其租赋(从国家领得),成为寄食爵主。

  北宋毛渐在《清漾毛氏族谱》中记载的毛璩因“义熙初,平桓玄有功,封归乡公,食邑于信安”,毛璩“追封归乡公,千五百户”,却“食邑于信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那么,毛璩的“归乡公”,为什么没有“寄食”在其他地方、而偏偏“寄食”在信安?这就要从他的父亲毛穆之的爵封说起了。

  如前所述,毛穆之先袭父爵“州陵侯”,后徙为“建安侯”;其食邑,先是在州陵县,而后则移至建安郡。建安郡,即相当于今福建南平市的范围,与江山市为紧邻的浦城县,即其属县,时称吴兴,穆之长子、毛璩长兄毛珍徙此。

  因为毛穆之原袭州陵侯爵、食邑有一千六百户,而建安郡七县统共才只有四千三百户;又因为当年将建安郡“徙封”给毛穆之的时候,穆之“上疏辞让”,“公独不受,仍请四王同食邑”(见《清漾毛氏族谱》)。意思就是说,四个“王”共同享用这“统共才只有四千三百户”的地皮,而毛穆之名下,一人就该“一千六百户”。因此,建安郡不足其采邑之供,也就是说这点“地皮”不够他们四个人共同“分配”,故就近将原属信安的今江山及相邻之地,一并划给毛穆之,供其采邑了。

  待等毛璩“追封为归乡公,食邑千五百户”时,因其父毛穆之的采邑,已在建安及与之相邻的须江(今江山)等地,就一并将毛璩“归乡公”之爵的食邑,“寄食”到信安来了。故有“追封归乡公,食邑于信安”一说。

  正因如此,所以清同治己巳年(1869)《清漾毛氏族谱》明文载:“须江县十七都皆璩公寀地,是以历世葬之。”

  这就是为什么毛璩死后被追封为“归乡公”、却“食邑于信安”,战死于四川、又会归葬信安的原由。由上可知,“归乡”是地名,那种将“归乡公”之“归乡”,说成“回归故乡”的解释,是不妥的!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隋盈盈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