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清漾毛氏族谱》历代纂修情况的研究

来源:    作者:del_user_4405     时间:2011-01-31 17:08:25    「我要投稿

  《清漾毛氏族谱》是宋龙图阁待制、清漾毛族第二十七世孙毛渐于元丰六年初纂的。他的依据“乃梁尚书兵部知谱事贾贽所上之本”。毛渐对贾贽之本有几点匡正、是他编纂的独到之处:

  1、贾本以毛氏得姓之祖为叔聃。毛渐说“毛伯、文王之庶子,史不著其名,旧谱谓之叔聃者非也。岂以左氏云‘鲁卫毛聃’遂以为名聃也。按扎原父得鼎盖于扶风,其上载文乃武王弟‘毛叔郑铭识’。由是而公名郑可知也。盖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封建宗亲,以弟郑封于毛。逮至周衰而国亡,秦并天下,其地入于荥阳,子孙因以为姓焉。毛氏之始其源于此也……。”

  2、贾贽之本其载州陵侯(指毛宝)自叙世次云“十三世祖苌公而上四十世为始封之毛公”甚备。其叙州陵而下‘五世为修之之嗣曰宏之’。毛渐则考证云“修之、瑾之子也,于宏之为从兄弟焉”。按《晋书》第八十一卷·列传五十一载:“……初、璩弟宁州刺史王番卒官,璩兄球孙衤右之及参军费恬以数百人送丧,葬江陵。会玄败,谋奔梁州。璩弟瑾子修之,时为玄屯骑校尉,诱玄使入蜀。既而修之与衤右之、费恬及汉嘉人冯迁共杀玄。……。”这与《历代通鉴》记载是一致的,说明修之是毛璩的弟弟毛瑾的儿子,实在不是宏之的父亲。而是宏之的从兄弟。《晋书》同篇又载“……初、璩闻桓振陷江陵,率众赴难,使瑾、瑗顺外江而下,使参军谯纵领巴西、梓潼二郡军下涪水,当与璩军会于巴郡。蜀人不乐东征,纵因人情思归,于五城水口反,还袭涪,害瑾。瑾留府长史郑纯之自成都驰使告璩。璩时在略城,去成都四百里,遣参军王琼讨反者,相拒于广汉。棘道令何林聚党助纵,而璩下人受纵诱说,遂共害璩及瑗,并子侄之在蜀者一时殄没。璩子宏之嗣。”这更说明毛璩之子是宏之无疑。

  3、贾本其叙(毛)宝之南渡也,谓“逢石勒之乱,从帝渡江,中流堕水,得尝所活白龟载之以免”之说,毛渐匡正云“与史不同也,似可疑也”。按《晋书》八十一卷列传五十一毛宝传载“……(宝)与西阳太守樊峻以万人守邾城。”石季龙恶之,乃遣其子鉴与其将夔安、李菟等五万人来寇,张犭各渡三万骑攻邾城。宝求救于(庾)亮、亮以城固,不时遣军,城遂陷。宝、峻等率左右突围出,赴江死者六千人,宝亦溺死。……。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一石上,视之,乃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东岸,遂得免焉。”从《晋书》这些记载,可知贾贽之本对毛宝的记载是移花接木,与史实不符的。而毛渐的匡正是实事求是的。他又肯定贾本中“宝葬秣陵、璩死于蜀归葬信安与图经相同”。毛渐又谓“嗣之(即宏之之孙、元护之子)等数世皆葬须江可据,则信安毛氏实归乡(指毛璩)之后也”。毛渐对上述几点作“疑者阙之,旧者因之,合族之有据可信者谱之”。这是他纂修《清漾毛氏世谱》的科学态度。所以,他的这部著作被收入《宋史·艺文志》(参看《宋史·艺文志一百五十七卷》)、及《浙江通志》、《两浙著述考》中。

  尽管毛渐修清漾族谱有这么大的功劳,却因当时种种原因,他没有把清漾毛氏的广渡一支同时写入谱中,后来续修谱时,致使广渡一支,自始迁祖廿四世的毛修业父亲斌公以上,十六世思敬公以下,失记六代之名,至今仍无从查考。后之修谱者屡屡怪责毛渐“以私隙而出其派。”这是广渡三十一世裔孙友直(蓬元长子)这么说的。在《清漾毛氏族谱》冬集三卷二广渡友直行传下是如此记载的“……公因高祖与礼贤宗人竞中大夫坟畔山而有隙,遗失数代祖名……”。明宣德十年清漾祖宅派的乡贡进士毛丽修谱时叙中就这么说“……按旧谱修业八世孙毛友直书云;‘昔吾高祖与礼贤宗人竞中大夫坟畔山而有隙,元丰间经略渐公编修谱书,以旧恨而黜广渡一派不载,惟纪镇安诸派,但称‘若道成乡广渡士人颇多,宜各自系其谱’,由是自天衤右公而下,修业公而上十四世祖之名,子孙莫之知也”又云“广渡派与礼贤派同出十二世子晋公之后,昔待制公(指毛渐)之修谱也,传闻以私隙而出其派,由是思敬公而下,斌之上失六世之名,子孙莫之知也。噫!待制公明经之士也,竟以私隙而出其派,可胜言哉”‘可胜言哉’这句话译成现代语就是:怎么说得过去啊!这种责备的贬语也引起了后代的修谱者之不平。如明万历三十四年辰州知府允让公就为渐公剖白云“朝奉郎勉公夫人江氏墓志乃西安派二十八世毛友直所撰,曰“族兄德茂拟(原文‘议’字)葬其夫人江氏”则勉公为二十八世无疑,而广渡所失世次又了然可知矣。友直所云渐公以旧恨黜广渡一派,遗十四代之名。夫所遗者六代耳!友直于所遗代数犹不知其实,安知渐公之以旧恨黜广渡也。不罪其先不勉于已,而人是尢可乎哉!丽公不察,而录其说,非公言也。允让特为明之,以俟后之续谱者正之”。又云“渐公于我族纂谱功劳特大,不可泯灭。而广渡—派其时人才熙熙,对修谱之举或傲于请,渐公或难于请”。到崇祯十五年印谱时龙源派廪膳生灿然公有感于请修之难,也续书云“广渡派星岳公(即允让)续至四十世止,今辛巳秋合谱,一瑜叔承族中命、启达各派、广渡为诸族望、续来世系、图传有具、有不具、使人有不睹全璧之叹,究其故,其未登者谓续谱为无益事,自不愿图名于谱。呜呼!一修业公裔也,其贤者如此,其不贤者如彼,何怪向日之失六世名也。星岳公《广渡序》仁人之言其有后乎”!这些剖析是对的。但其中有一点应该分清,允让公引的“朝奉郎勉公夫人江氏墓志,乃西安派二十八世毛友直所撰,曰族兄德茂拟葬其夫人江氏……”。这个毛友直是毛友之误。毛友,原名友龙。字达可,是清漾毛族廿七世毛敷之子,属廿八世,宋徽宗时曾为明州、衢州等太守,端明殿学士兼礼部尚书。其墓志原文中‘友’字下并无‘直’字。而毛友直为清漾毛族广渡派毛修业公八世孙,是三十世毛蓬元长子,属三十一世。此允让公一时之误耳(五十七世孙永国注)。

  毛渐的《清漾毛氏世谱》修成后,历宋元以至明初,这中间隔了二百八十六年未有重修。这不是因为缺少修谱的人才或限于经济条件,而是因为这些先贤忙于王事。仕途奔波那顾得家族私事。到元朝至正廿一年(1361)“乡寇肆毒、宗谱毁于兵”。到明洪武二年,三十七世孙世良、颐道两人发起第二次续修,他俩旁求广搜,得遗谱于嵩高柴氏之家,流派源委,传世讳字一一考正,昭穆世次有条不紊,祖宗传世源源不竭之美不至中绝”。这实在是他二人的苦心功劳。到永乐廿一年(1423),即此次修谱后的五十二年,合族又请当时执教于清漾书院的赵一斋(桧)续修一次。赵桧续修的《清漾毛氏世谱》他把它改名为《信安毛氏族谱》。对祖宅派的廿九世钅享公子孙独详。他撰叙说“……廿九世为钅享公,独详钅享公子孙于谱者,谱因钅享公子孙而修也。广渡有毛氏、沙村有毛氏、塘源有毛氏、中木有毛氏、礼贤有毛氏、四方散处、详莫可究。故旧列流派、不敢去亦不敢续也。有泉塘毛氏之派、有赤山毛氏之派、有高街毛氏之派、有清漾毛氏之派(国按:这些支派皆在石门)皆钅享公子孙也,于清漾之派独加详焉”。虽然如此,但赵桧的谱也有他的特点:在他修的谱中分别列有忠义传、 懿行传、名宦传、隐逸传、贞烈传;又有科第通考、坟墓通考、妻家通考、婿家通考。这些是他独到之处。他说:“谱祖晋宝公而又别图毛伯以下五十二世于宝公之前者,仍旧而慎重之也。法圣人即近取实之义也。谱正于图矣,而正谱复有传者,诛既往戒将来,讥乱真也,螟蛉他姓则黜之、他姓螟蛉则归之,塞异日同姓婚姻之乱,厚彝伦而正人心,庶几有所补也”。但他一时把清漾世谱改名“信安族谱”,他解释说“谱因清漾子孙而修,不名于清漾而名谱名信安,谱之派不特清漾一派也。谱之派遍南北而特以信安名谱者,谱自信安起也”。但这种名法到万历间毛恺的孙毛允让修谱时便纠正他。允让在赵桧的撰叙后补充说“按谱八世元琼公徙清漾、今所修谱皆清漾分徙者,谱名清漾礼也,亦记实也。若曰信安,则所遗者多矣;赵一斋公一时偶未之思耳,允让言”。此话是对的,谱若要从毛璩归葬之地算起,则璩之次子韶之迁松阳之后缺载也;四子歆之迁建安缺载也;八世元副迁清湖之后缺载也;元德迁江山后溪之后缺载也、七世湛之居洪坦之后缺载也;澄之居郭川之后缺载也;汪之居乌迹之后缺载也;沉之居川石之后缺载也。虽然自七世之后他居各派今巳无传,然在明代之前或不致无其后裔者。而谱所载者为八世元琼之后也。

  明宣德十年(1435)即赵一斋续修之后十二年,清漾祖宅派的三十九世孙乡贡进士毛丽鉴于赵桧时续修的毛谱仅详记清漾钅享公之后,于礼贤、淤头、广渡、塘源、沙村等派只印了过去的旧资料,他感到三十七世世良公虽访录旧谱、失于采集,各派不续,渐至疏远。早先颐道公还拳拳在念,请修于赵一斋犹为未备。毛丽夙有志于谱,他与颐道公共同商榷,“对螟蛉异姓者削之,出继异姓者收之,遍采一派出元琼公后者续之,一如毛渐所修,间有未明者则不遑宁处,广询博访,幸获古残谱于江下支所,所记广渡派尤详,遂知所失世次,得以参考订正,分图各派,序其由于首”。但不幸得很,尚未成集,正统元年(1436),他赴京会试而卒于京邸。从续谱的角度来看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而万幸的他在家时有一位族弟德州是颐道公的孙子,是毛丽的门徒。他说他自己“承先生之训,旦晚亲炙,颇知其概,苟不敬成之,岂不负先生之深意,遂僭为编次裁定,图下详注行字、出处、婚姻、生卒”。而那些继绝世,正名分,削异姓、表善而诛恶则毛丽巳详记在稿,由德州手录原稿。正统九年完成这次修谱。这实在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谱大约过了二十五年,即明成化五年(1444)又印了一次,因此时谱中有“前国子监官金华邵原性 的撰文,文中有:“今颐道、克昌能合厥族而修厥谱,不忘其先如此,予读其书想其人,非贤孝子孙其人哉”之语。毛丽的修谱态度是谨严的,对广渡派廿三世斌公以上,思敬公以下缺六世名,他只以‘某’字实其格,绝不乱填。对地集中九世天衤必公以下十四世,亿、庆、 兄弟以上缺十四世名,也不乱载。这种宁缺不载是留待“后之贤子孙能查考者”补上的真实馀地。后来的修谱中,广渡派为实其格,竟用降乩办法请修业公灵魂降乩坛,用沙盘请示六代祖宗名字为:思敬十七世鸾彩十八世尧卿十九世李峤廿世宗圣廿一世文达廿二世岳廿三世斌。可见从十七世鸾彩以下直至廿二世岳,这六代的名是修业公的神灵所示,这当然不可靠。这样做不好,他很容易造成错觉,断绝了后代子孙考证之路。如原谱把贺州派毛衷兄弟福、衷、第三人图在十六世思敬图下,则贺州衷公与修业公同为思敬公的八代与九代的孙,而修业公与衷公是叔侄了,而思敬公为十五世叔回公次子。据二○○一年及一九九八年三次从广西贺州衷公的后裔及衷公湖南江永县桃川镇锦堂村后裔先后寄来的三本老谱记载:思敬公以下六代排列是这样的:

  十六世思敬,十七世凤彩,十八世光夭卿,十九世李山见,廿世德兼,廿一世蕴,廿二世延邺,廿三世斌。倘广渡派斌公确是延邺公之子,则这六代名已昭然。但贺州谱则不同于江山谱载的是:说贺州刺史毛衷是十五世叔回公的长子思度之后,而非次子思敬之后。而贺州的毛谱是唐朝开元十三年清漾毛氏三十世孙毛衷由刑部郎中出任贺州刺史后,根据贾贽旧本纂写的,比江山北宋时毛渐所纂的谱要早几百年。但我们认为关于自称毛伯八十三代孙的毛衷,他出任广西贺州刺史的时间有几点疑点:1、毛衷即毛宝南渡后的三十世孙的,他比宋代太平兴国元年迁广渡的廿四世孙毛修业要小六代、而出生时间却要早二百五十一年,似有可疑。2、从初迁清漾祖毛元琼于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5)算起,到毛修业迁广渡时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其间经历了四百三十七至四百四十七年,而繁了十六代,约廿七年一代,而元琼公迁清漾到毛衷出任贺州刺史时,相隔只有一百八十六年、这中间却繁了二十二代、每代相隔不到九年,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人丁繁衍时间一般是二十至三十年一代。有时延长是可能的,但绝不可能缩至十五年以下一代。特别是平均在十年以下,就不可靠了,自古以来还没有十岁以下生儿子的人。3、2002年2月浙江苍南县毛永叶先生曾召开了一次毛氏联谱会议,到会的有浙江泰顺、青田、永康、龙泉、温州等县及福建福鼎,广西贺州富川县等毛氏后裔,笔者是江山清漾毛族后裔,与贺州富川县是同宗,切亲会见了五位宗亲,并阅读了富川县毛衷公宗谱。在毛衷公行传下,其谱注明说衷公任贺州刺史,任满后欲回江山清漾家,因值方腊作乱,不能回归,遂卜居富川县之秀峰村。这种记载因年代可疑,有后代子孙用笔把“方腊之乱”涂去,改写为逢“安史之乱”。我们觉得毛衷出任贺州刺史是“开元十三年”,假使说五年一任,那他卸任时才开元十八年(730),而安史之乱是天宝十四年(755),是他任满后廿五年后的事。另外,据资料记载说毛衷在富县的墓碑是后来明代的子孙立的,并非唐代所立的原有墓碑。最荒唐的是富川毛族有一位后裔研究结果认为毛衷的父亲不是毛补,而是毛渐。这么一来,则北宋的毛渐竟有唐代开元间的儿子毛衷,岂非笑话了。

  继毛丽修谱之后,嘉靖至隆庆间,清漾祖宅派四十二世出了一位毛恺,历任过南京礼、吏二部尚书,隆庆朝又任北京刑部尚书。他锐意于《清漾毛氏族谱》的重修,在原谱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大量资料,打算退休后着手重修族谱,但不幸的是在任时他忙于王事,隆庆四年退休后一年便因脾泄亡故了。弥留之际,他把此事交待给女儿亲家赵镗,要赵镗把此事告诉孙子,日后完成此项工作。赵镗是比毛恺早两年退休的御史中丞,当时不过五十多岁。但他忙于纂修自己的赵氏宗谱。后来也把此事告诉毛恺的孙子毛允让。允让因祖父之荫得任湖广辰州府知府,他在毛丽旧谱基础上又继承了尚书公积存的许多资料,重修了《清漾毛氏族谱》。“继一百五十载之绝业,焦思勤劳者十五年”。他又不愿烦宗族费用,携稿至辰州公署,打算以节俸之资来刻谱。却不幸“梓工未兴,殁于王事”,当时“长江之险数千里之遥,尚幸谱稿无遗(失),得以运归石门,藏于尚书府楼中。这时他的儿子兆春才八岁,依于伯兄兆京,未几兆京又逝世,兆春与伯兄之子昌龄又依仲兄兆庆抚养。这印谱之事从允让公于万历三十四(1606)年脱稿,直拖到崇礻贞十五(1642)年才克付梓印刷,已是三十六年后了。其时族中有一位兆春的族叔,生员毛一瑜,娴古文辞,为邑候所器重,属意于此谱稿,乃商谈妥当,才得付印。字数几十万,由同宗塘源派廪膳生毛灿然辛勤缮写完成。而资助最多的却是人丁最寡的一瑜之房。毛丽上次的谱续修至四十世,而允让则自三十八世续至四十六世,期间八代。续录了起自正统九年(1444)迄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先后经过一百六十二年的人口增殖。此时赵镗巳殁二十二年。但他于万历五年早已预先写好谱序。此外允让公还于万历廿八年预先邀请当时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字士知制诰经经筵日讲玉牒正史总裁古婺 阳赵志皋撰序,又万历三十一年由奉训大夫刑部四川清吏司员外郎陈幼学的序。这部谱的特色是除了具有以往的“定凡例,明迁徙,为图为传,分支分派,考功德,考恩荣,志祠墓,志宗范。特别是志家翰,志纶音,志外翰,以昭源流,以备文献,以示法程、以寓劝惩”可谓全面了。其资料性是很丰富的。我们今日从谱中记载的墓志中,可以窥见宋朝毛氏一些先贤当时在政治上、文学上的活动情况。特别是明代嘉靖、隆庆两朝毛恺的八篇奏疏原文,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情况。其与徐阶、张居正、杨继任、王廷、邹守益、大司徒朱镇山侍御罗麒山、太宰杨虞坡、师相李春芳,兵部尚书吕光洵的来往书信中都可知当时朝政状况、又如吴承恩、李攀龙、王世贞等的碑颂、诗词等文字是很有价值的资料。毛允让把毛族自己作的诗文、书柬、奏疏、墓志等编为“内集”。把外来的有关为族人写的传记,书柬、诗文、墓志等编为“外集”。其外翰志中有宋徽宗和毛友的诗、有宋孝宗答毛平仲千干的诗、有赵扌卞谢毛渐的诗、有次韵黎守毛抗的诗,有寄筠州守毛维瞻的诗、有韵毛维瞻白云庄的诗、有苏轼复毛谤响应祷雨的诗。有明代左都御史王廷、大学士郭朴、少宰吴岳、工部尚书朱衡、太仆寺卿顾存仁、礼部尚书范谦、大学士张位,庶吉士贾三近,刑部尚书舒化,大学士朱赓、户部都谏刘继文,礼部尚书罗万化,编修大学士赵志皋,大司成邹守益、尚书吴维岳、侍郎王世贞、兵部尚书吕光洵、礼部尚书林庭机等致尚书毛恺诗。  

   书柬有宋苏轼《与朝议郎毛滂书》。有明师相徐阶、师相郭东野朴、师相李春芳、太宰杨虞坡,兵部员外郎杨继任、大司马吕沃洲(光洵)、大司徒朱衡、待御罗元祯,中丞赵镗、刘羽泉等与毛恺书及相国许国等与允让公书。墓志有宋翰林学士朝散郎知制诰,修国史兼实录修撰王觌为毛和叔撰写的墓志铭、有程俱为毛勉撰写的墓志铬、有程俱为毛随撰的墓志铭、有宗人毛友为毛勉夫人江氏撰的墓志铭,有明代相国徐阶为毛恺撰的墓志铭,御史中丞赵镗为毛恺撰的行状,兵部尚书吕光洵为毛恺撰的神道碑文、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毛恺撰的《道德逢辰颂》碑文等等。

  内集中则有多篇毛恺奏疏:如嘉靖十八年毛恺上的《慎考察以隆治道疏》、十九年上的《乞留宫臣疏》是针对夏言议调邹守益往南京而抗疏的。毛恺以上此疏而被谪宁国推官。又毛恺任天津兵备副使时上的《乞选布士兵以省烦费疏》、嘉靖四十一年上的《地方极灾乞破格宽恤疏》、嘉靖四十二年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时上的《申举宪职疏》、隆庆三年任北京刑部尚书时上的《乞发内犯以昭国法疏》是针对当时阉党殴辱御史李学道一案与皇帝诤维护国法的。又《乞发内犯对理疏》是针对皇城内太监擅自杖毙醉汉智贵一案上的。隆庆三年上的《题禁滥狱疏》等共八篇毛恺奏疏,与外集诗文、书柬实在是研究明史嘉靖、隆庆间政治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很有参考价值。

  允让公的第四次续修《清漾毛氏族谱》于崇祯十五年印成后共八集、分天、地、春、夏、秋、冬、内、外各集,廿五卷,藏版于清漾毛族的家塾所在地仙居寺。第三年明朝便亡国了。到清雍正八年、已过去八十八年未修,毛氏子孙又发起续录,但因清初灾荒饥馑,“山寇盘踞仙居寺,旧制藏版亡去十之六七,乃布告礼贤、凝湖、广渡、镇西、塘源、中木、里畲、东坑等派共成全集。但以草率举事、办理未协,以致世系蒙混。其间之杂乱倒置者、遗漏失误者、几乎不可究诘。至若家翰、外翰二集随手登载、不顾续貂之诮”。当时族中的几位名贤、文化较高的如举人毛兆钅英正忙于王事,钦差江苏协查钱粮事,后又转任山西猗氏县知县;举人毛溥正任司运江淮漕务,后又转任江西樟树营都司。他们都没有参与谱事。到乾隆十年后,此时毛兆钅英     与毛溥正告老在家,乃发起重新纂修,到十四年完成。毛兆钅英与毛溥续修的《清漾毛氏族谱》在允让公撰修的基础上再充实了内,外集的许多资料。主要是清代的一些诗文,可以说是又进了一台阶。如雍正十三年毛溥撰写于江西樟树营官署的《自序》,毛兆钅英撰写的《徐贞女传》。诗词中如毛溥的《奉邑侯朱彩》、《致朱调元升礼部主事》等六首,文林郎毛默的《避署》、《晓钟》二首,兆钅英 的《沛县水灾查赈纪事》,《征剿台湾官兵过江山纪事》等十首及《十三君子表忠诗》分别称颂湖广应山杨涟,江南桐城左光斗,浙江嘉善魏大中、山东临清周朝瑞、山东武定袁化中、江南常熟顾大章、无锡高攀龙、吴县周顺昌与周宗建,福建海澄周起元、江阴缪昌期、馀姚黄尊素、江阴李应升等孤忠劲节并遭王当祸的感愤之作。又其《五人墓》诗皆笔伐明东厂的杀害颜佩章、沈杨、周文元、马保、杨念如几位忠义之作。《烂柯怀古》则是兆钅英 公晚年消极心态的反映。这些诗对以上史事的佐证有一定的价值。毛溥、毛兆钅英 修的谱有他请当时光禄大夫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钱塘徐本于乾隆十一年撰写的序手迹,书法优美。徐本与毛兆钅英 是同科举人,毛兆钅英是廿一名、徐本是第四十名,两人友好,故能获得此序。继此修谱后乾隆四十年续印一次,嘉庆二十五年再续一次,同治八年又续一次。这三次只不过是人口增添而已,其馀只仍其旧。到民国四年,毛氏又续修族谱。这次是毛子水的父亲毛世卿主纂,除了继承老谱的资料外、毛子水也增补了一些资料,如汲古阁本《晋书》中的毛宝传、毛穆之传、毛安之传、毛璩传。张居正答列卿毛介川书、王廷传。毛子水并作了些考证、说明。后民国廿五年又由毛世卿主纂续修一次,并由毛子水请胡适题了《清漾毛氏族谱》的封面。但此题字寄到时,谱已装订完毕、故没有用上。但其原作仍存在。早在民国廿二年清漾祖宅修建时,就由毛子水请胡适题了“清漾祖宅”的大门匾额。又请了北大教授瑞安陈 发宸(介石)写了一编序言。   以上是江山《清漾毛氏族谱》的先后十次纂修情况。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郑小林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